
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葛里葉和維梅爾兩個人在分享對於美學的感受,例如維梅爾問葛里葉雲是什麼顏色,葛里葉就回答了三種顏色,這樣的心靈的契合,是讓人覺得感動而優美的。 此外,相對於兩人的心靈相通,肉販的兒子彼特跟葛里葉的感情,就比較像是相知相惜,而且依照當時的社會來說,他們兩人的階級與生活背景是比較接近的,所以彼特代表的也是一種安定的生活。其實,維梅爾長期以來是孤獨的,雖然他已有了妻子和看似幸福的家庭,但是對於藝術的層面來說,沒有一個人可以跟他分享與討論藝術的美,所以葛里葉的出現感覺就像是一道劃破黑夜的曙光,帶給維梅爾新的生命跟不同的體驗。而我最有興趣的是女主角葛里葉的內心,她對於感情究竟是怎麼處理的,又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去面對。我覺得她在還沒有遇到維梅爾之前,其實是喜歡彼特還有他那種安全感的,但是在遇到維梅爾之後,因為天生敏銳的藝術氣息,葛里葉開始跟維梅爾互相了解彼此的內心世界,而兩個人也愈來愈被彼此吸引,但是礙於兩人的階級地位相差太懸殊,而且維梅爾又是有家室的人,所以葛里葉才不得不選擇離開。造成兩人分開的原因,維梅爾的妻子、富商以及維梅爾的岳母都扮演著重大的角色,妻子的忌妒與痛苦,富商的醜陋與貪心,還有岳母的背叛與勢利,都造成最後的悲劇發生。劇中還有一個高潮,那就是維梅爾叫葛里葉去穿耳洞並讓她戴上珍珠耳環的時候,這都代表著葛里葉在維梅爾的心中已經超越了他的妻子,雖然最後他們兩人還是沒能在一起,不過維梅爾所留下來的畫就彷彿告訴著我們,他們曾經有過一段美麗的愛情。
在認識巴洛克時期的兩位大師後,我覺得維梅爾是一個很少為藝術市場而畫畫的人,可能是因為大部分的作品均是為特別欣賞他畫作的主顧而作的,所以他的作品數量並不多。他的作品大多是跟家庭生活有關,而且他似乎對女子情有獨鍾,常常畫中只有一、兩個女性在做家務、演奏樂器、寫字或是看信,感覺相當的樸實寧靜。而畫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不論是貴婦人或是女僕,我都感受到她們都流露出自然的思想和心情,表現出一種溫柔婉約的氣質,令人覺得很舒服。而「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就像是個謎一樣,深色的背景反而突顯了少女明亮的形象,她把頭微微傾向一邊好像在思考什麼,嘴唇微張,眼神凝視前方,好像她想要跟我說什麼,有種下一秒她會從畫中跳出來的感覺。另外,我覺得維梅爾的作品中,光影效果很自然也很漂亮,利用色彩的調和,表現出柔和且寧靜的氣氛,每幅畫總是給人安祥的感覺。
我對林布蘭的感覺就是一個很愛畫自畫像的人。在林布蘭那個時代,大概沒有一位畫家像他那樣繪製了如此多量的自畫像,而他畫自畫像的動機,是由於對人性本質所產生的強烈興趣而產生的,就像是我們一般人也會想要更認識我們自己。他的自畫像中,有近百幅不同質材,忠實地描繪了各個時期中不同的心路歷程。此外,林布蘭的阿姆斯特丹風格初期與成熟期的分界作品就是赫赫有名的「夜警」,畫中的兩位主角,醒目的就像是被舞臺的燈光照射到一樣,加上他們跨大步邁向觀眾的動態效果,使得其色彩融合的很協調,並帶有閃爍的黃金色調,總之整個畫面的色彩變的更豐富,也更有戲劇效果,就像演員真的在我面前表演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